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提案答复
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 会议第0192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

会议第0192号提案的答复


王东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链长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宝贵建议,我局高度重视,通过专题研究部署、联系相关单位、走访重点县区、调研企业项目等方式,认真抓好政协提案中意见建议的吸纳和落实。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市持续深化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作产业工作机制,强化产业链链长制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发展,推动重点工业产业做大做强2023年1-4月,全市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现代能源三个首位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75.5%,较去年年底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产业、酱香白酒、生态食品、新型建材、健康医药、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等产业分别增长20.3%、31.7%、23.2%、1.7%、46.9%、11.5%、754.5%,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一、聚焦重点产业,建立健全领衔机制。一是高位推动产业发展。我市已出台《进一步加强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工作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召集人,9位领衔市领导任副召集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为总协调人,统筹推动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各县(区)结合辖区工业发展实际,自行明确和聚焦重点产业,形成上下联动、整体协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我市工业突破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充分发挥机制作用。自建立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工作机制以来,始终实行“一个产业、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的做法,统筹抓好产业内重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领衔市领导定期组织开展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和研究,找出产业发展瓶颈,深挖产业发展潜力,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全力推动产业壮大发展。如按周调度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推进情况,适时专题调度现代能源、生态食品、健康医药等产业。三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制定印发了《安顺市2023年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依托市领导领衔重点工业产业工作机制,成立由领衔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市有关部门组成的招商工作专班,围绕缺链环节开展重点产业关联项目招商工作。1-5月,全市招商引资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43.14亿元,工业到位资金占比达65.38%,新引进优强企业56家,上海速威高温合金、成都华航机械加工、江苏新扬无人机整机制造等相关配套产业建设项目合作有序推进四是支持产业人才发展。积极组织康命源科技王华、安大航空叶俊青、中航贵飞张羽参加首届“贵州省杰出人才奖”评选持续用好《安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若干措施(试行)》及26个配套等政策措施,做好工业领域人才认定、分层、服务工作。此外,市委、市政府出台《贵州航空产业城专项人才政策若干措施(试行)》,为航空产业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聚焦优势资源,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一是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作用。我市国家级园区1个(安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7个(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秀经济开发区、普定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镇宁产业园区、关岭产业园区、紫云产业园区),结合园区自身优势,逐渐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现代化工、特色生态食品为首位产业的园区发展布局,并围绕延伸产业链推进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入驻园区。如安顺经开区依托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以贵飞、风雷、龙飞为龙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链条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是强化主导产业引领作用。省级明确支持我市大力发展航空装备、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产业,主要打造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围绕省级明确支持的产业,认真摸底梳理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目标思路、产业链图谱、招商引资项目库等情况,积极向上汇报对接,争取在资金基金、用地用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方面得到倾斜支持。同时,指导县区结合自身资源、基础设施等优势条件,突出发展2-3个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三是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为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政策导向及发展需要,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紧紧围绕航空及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建材、新能源电池及汽车、特色轻工等产业精心谋划,编制完成平坝航空装备制造园、西秀区航空机轮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普定县铝精深加工产业建设项目等100个契合度高、操作性强的工业产业招商项目,拟引资总额238.59亿元。四是壮大发展龙头“链主”企业。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帮扶20户工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动贵飞能力提升,加快与成飞融合发展;支持安吉公司股改上市、安大航空扩大生产以及百灵集团冲刺五十亿级目标,推进百灵扩能技改、三力制药二期、安吉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此外,安大航空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三十亿元、三力制药首次突破十亿元,积极组织申报工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

三、聚焦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围绕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现代能源三个首位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加大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发挥首位产业带动引领作用。同时,为紧抓省级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领衔市领导工作要求,各产业专班合力制定了《安顺市2023年“四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安顺市2023年十大工业产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交流协同合作。加强广州、安顺两地东西部协作,围绕安顺重点工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以广州科技专家为主,安顺学院、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本土专家团队为辅,探索构建“广州研发+安顺制造”“广州成果+安顺转化”合作模式。目前已搭建贵州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作为试点,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开展技术攻关。三是强化精准对接招商。今年以来,以“今冬明春聚焦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千支队伍千次对接’大招商行动”工作为主线,精准聚焦优质工业企业开展招商。截5新增编制两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4个,对接客商1000余家(次),新引进工业项目72个,签约金额79.677亿元,到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29次,市、县两级“走出去”开展招商155次,“请进来”招商112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好全市各方力量,增强凝聚力,不断推动我市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20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王海雪;联系电话:33284523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