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1734585 | 是否有效: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
名 称: | 安顺市大数据战略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 | ||
文 号: | 无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市大数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致数博会贺信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一个坚定不移、四个强化、四个加快融合”总要求,紧扣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更大贡献。
一、实施数字经济服务,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再上新台阶。
1.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围绕八大百亿 级工业产业,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增 强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企业、新业态、新动能成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5%,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5%,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0%,电信业务总量增长90%。
2.深入推进“万企融合”。持续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全市打造3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4个融合标杆项目,4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60户,“登云用云”标杆企业4户,“登云用云”企业20户。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全市打造2个融合标杆项目,2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30户。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全市打造2个融合标杆项目,2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家30户。
3.大力开展“寻苗行动”。结合“千企引进”工程,紧盯一批正在起步、成长快速、极具潜力的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大数据企业5家以上。
4.大力开展“百企引领”。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领域创新发展,培育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企业3家,培育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或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3家。
5.积极发展5G产业。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和铁塔公司围绕5G开展产业链合作,签约、落地、建成一批产业项目,大力发展5G软件和信息服务、5G设备设施、5G智能终端产品、5G数字内容、电子竞技等,加快培育5G产业集群。
6.推动区块链发展。探索建设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孵化基地,吸引优秀区块链企业及项目入驻。促进区块链在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服务、精准脱贫、生态治理、数字身份、医疗健康、教育就业、能源电力、矿山企业、诚信建设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7.推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动大数据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加快推进建设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平坝区贵州中模慧聪建筑装备电商产业园等项目。
二、实施数据创新应用,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融合再上新台阶。
8.强化“一云统揽”。加快推动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数据集聚“安顺彩云”,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云的综合集聚、网的互联互通、台的高效运用,进一步夯实部门数据共享。
9.提升“一网通办”。依托“安顺彩云”平台,打破部门壁垒建设,实现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一网通办。完善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体系,“一网通办”市县“6+X”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10.提升“一平台服务”。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贵州政务服务网,进一步加快建设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共用共享,实现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
11.加强省级业务系统应用。按照业务耦合、体系融合的要求,做好“大政法”、“大应急”、“大旅游”、“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贵州”等系统应用。按照治理有效、调度有力的要求,做好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应用。按照集约共建、共享共用的要求,做好“视频中台”、“地图中台”、“审批中台”、“移动政务中台”、“区块链中台”、“身份认证中台”等平台应用。按照大中台、小应用的要求,做好贵州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贵州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能源大数据平台等应用。
12.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统筹网络布局,加大5G建设投资,推动城市规模组网,将5G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设5G铁塔和智慧杆塔,实现核心区域5G网络连片覆盖和规模商用。
三、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大数据与服务民生融合再上新台阶。
13.实施智慧城市工程。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充实、完善,不断扩展应用场景、应用范围,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智慧城管”上线运行,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加快全市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交互融合、深度应用。
14.开展数字民生示范引领行动。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就业服务、养老服务、便民出行、文化旅游、精准救助等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民生服务应用建设,打造1-2个市级数字民生试点示范项目。
15.开展公安大数据融合应用。加快推进全市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资源整合和优化升级;启动全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设,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
16.开展交通旅游大数据融合应用。推进交通出行服务平台、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增强群众对交通旅游大数据深度融合便捷出行的获得感。
17.开展医疗大数据融合应用。加快完善智慧医疗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远程医疗向村级延伸,建成远程医疗协作网,推进医联体大数据体系建设。
18.开展教育大数据融合应用。开展“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按照省级工作部署,按照服务“一张网”规划,建设“教育云”平台,促进全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创新应用,提高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19.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融合应用。依托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大气、水体等信息实时获取,加强监测预警和网络管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服务,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安顺生态文明建设。
20.开展水务大数据融合应用。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提升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抓好省级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通过河长管理平台、综合GIS展现、河长巡河、问题处理、监督考核、业务集成管理、日常办公、公共服务应用,逐步实现信息上传、任务派遣、督办考核数字化管理,增强各级河长及有关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效率,保证高效快速处理涉水问题,助力河长制更深入落地实施,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1.部署5G应用场景。重点在政务大厅、产业园区、4A级以上景区、大型商务楼宇等逐步推进5G覆盖,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区域按需建设。推进5G与工业制造、电力能源、教育医疗、交通旅游、政府服务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
四、助力精准扶贫行动,推动大数据与乡村振兴融合再上新台阶。
22.用好“扶贫云”。依托省扶贫主题库,推进各级各部门的扶贫相关数据共融互通,提高数据比对、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智能化水平,强化对深度贫困县、贫困县、摘帽县的数据监测分析,增强对“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数据,运用涉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23.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农村电商,促进电商平台、供销社、商超、物流、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市场主体的数据交互,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
24.利用大数据助推农业产业革命。推广应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让大数据贯穿农业种植、运输、销售、经营各环节。加强农业生产环境、土地治理、生产设施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关联分析,完善农业生产智能监测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数据支撑能力。
25.建设数字乡村。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和“小康讯”,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边远地区、自然村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覆盖水平,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推出优惠资费套餐,支持精准减免贫困户通信资费。推进网络扶贫,让群众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持续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和一体机试点向村寨(社区)延伸。
26.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和金融产品,精准缓解农业大数据企业、电商企业、大数据扶贫项目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7.促进农村便捷绿色金融发展。推动银联、银行、支付机构积极协调配合,以农村公交、农副产品收购、移民搬迁点生活圈、农贸集市、农家乐等场景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服务环境。
五、强化发展要素保障,推动大数据全面发展再上新台阶。
28.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机制,制定大数据产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级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和考核办法等。
29.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规范体系。建立政务数据聚通用目录规范、数据采集及分级分类规范、政府数据共享规范、数据交换规范、政府及公共数据统计规范。
30.构建大数据智力支撑体系。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技术交流合作,完善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库,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31.强化调度和服务。建立市级大数据项目库,建立分级分类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问题协调调度和动态监测机制。
32.加强大数据宣传力度。用好媒体融合,立体宣传,讲好安顺故事、贵州故事,普及大数据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普及大数据知识,营造人人参与大数据的发展氛围。
序号 | 任务细化分解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一 | 实施数字经济服务 | ||
1 | 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5%。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 | 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65%。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0%。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4 | 电信业务总量增长90%。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5 | 加快工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打造3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4个融合标杆项目,4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60户,“登云用云”标杆企业4户,“登云用云”企业20户。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6 | 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打造2个融合标杆项目,2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30户。 | 市农业农村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7 | 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打造2个融合标杆项目,2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家30户。 | 市发展改革委 | 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8 | 结合“千企引进”工程,紧盯一批正在起步、成长快速、极具潜力的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大数据企业5家以上。 | 市投资促进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9 | 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云计算等等新领域创新发展,培育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企业3家,培育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或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3家。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序号 | 任务细化分解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0 | 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和铁塔公司围绕5G开展产业链合作,签约、落地、建成一批产业项目。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中国铁塔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1 | 大力发展5G软件和信息服务、5G设备设施、5G智能终端产品、5G数字内容、电子竞技等,加快培育5G产业集群。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中国铁塔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2 | 探索建设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孵化基地,吸引优秀区块链企业及项目入驻。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3 | 促进区块链在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服务、精准脱贫、生态治理、数字身份、医疗健康、教育就业、能源电力、矿山企业、诚信建设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4 | 全力推动大数据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5 | 加快推进建设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平坝区贵州中模慧聪建筑装备电商产业园等项目。 | 西秀区人民政府、平坝区人民政府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
二 | 实施数据创新应用 | ||
16 | 加快推动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数据集聚“安顺彩云”。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大数据公司、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7 | “一网通办”市县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 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序号 | 任务细化分解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8 | 依托全省政务服务统一云平台,进一步加快建设部门共用共享。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19 | 加强省级业务系统应用。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直各有关单位 |
20 | 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中国铁塔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1 | 将5G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 市自然资源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中国铁塔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三 | 实施数字政府建设 | ||
22 | 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充实、完善,不断扩展应用场景、应用范围,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水平。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3 | 推动“智慧城管”上线运行,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4 | 加快全市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交互融合、深度应用。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5 | 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就业服务、养老服务、便民出行、文化旅游、精准救助等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序号 | 任务细化分解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26 | 开展公安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公安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7 | 开展交通旅游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交通运输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8 | 开展医疗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卫生健康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29 | 开展“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 | 市教育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0 | 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1 | 开展水务大数据融合应用。 | 市水务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2 | 重点在政务大厅、产业园区、4A以上景区、大型商务楼宇等逐步推进5G覆盖,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区域按需建设。推进5G与工业制造、电力能源、教育医疗、交通旅游、政府服务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中国联通安顺分公司、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中国铁塔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四 | 助力精准扶贫行动 | ||
33 | 依托省扶贫主题库,推进各级各部门的扶贫相关数据共融互通。 | 市扶贫办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序号 | 任务细化分解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34 | 发展农村电商,促进电商平台、供销社、商超、物流、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市场主体的数据交互,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 | 市商务局 | 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35 | 推广应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让大数 据贯穿农业种植、运输、销售、经营各环节。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气象局 |
36 | 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和“小康讯”。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中国移动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7 | 持续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贵广网络安顺分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8 |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和一体机试点向村寨(社区)延伸。 | 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39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和金融产品,精准缓解农业大数据企业、电商企业、大数据扶贫项目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市金融办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40 | 促进农村便捷绿色金融发展。 | 市金融办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五 |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 ||
41 | 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规范体系,构建大数据智力支撑体系。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市直各有关单位 |
42 | 强化调度和服务。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
43 | 加强大数据宣传力度。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